如何在職涯中行銷自己

--

以前常和朋友討論,台灣的人才有國際競爭力嗎?這個答案,我從和幾個深耕國際人才市場的招聘官和獵頭打交道後得到了答案:『台灣的人才就像台灣的產業一樣,技術很強,很多隱形冠軍,可是不擅長做行銷和品牌而難被看到。』台灣過去的製造業、代工業以頂流的品質和『有競爭力的價格』聞名,做代工的利潤有限,許多代工廠力拼轉型做品牌、做行銷。但是因為長久以來的DNA都是代工思維,缺少行銷Marketing know-how,這也成為企業轉型的一個門檻。

我身為行銷人,發現許多台灣人才在專業上很扎實,但就像台灣的產業一樣,缺少行銷自我的能力。就連許多專業的行銷人才,也不知道如何在人才紅海中透過自身的行銷專業,讓自己脫穎而出。

將行銷思維用在求職上,才能有機會被看見(Taken in N.Y.)

Marketing是什麼?

Marketing的定義有很多,但最直觀的解釋之一就是和市場(Market)互動(-ing)的一系列活動。美國行銷協會 點出Marketing的關鍵是創造(create)、傳達(communicate)、和提供(deliver)價值的連續性行為(perpetual process)。舉例:Uniqlo創造且提供給消費者的是『實惠、百搭、耐穿的平價服飾』,企業會透過請代言人、廣告、促銷活動、KOL穿搭分享等等的『行銷手段』去和市場(即消費者)去溝通和互動,而終極目標就是讓客戶認同且掏錢消費。然而這整個過程,就帶到行銷一個基本的重要觀念:『行銷漏斗』。

Marketing Funnel行銷漏斗是什麼?

隨著行銷學的演進,所謂的Marketing Funnel已經有不同的變形版本(也進化到Marketing Wheel,但這篇重點不在此)。最基礎的行銷漏斗有三段:注意你(Awareness)、考慮你( Consideration)、決定就是你( Conversion)。以上述Uniqlo為例,廠商會用各種的行銷手法和管道,去讓消費者去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再利用閃亮亮吸引人的內容、例如藝人和KOL的穿搭,讓人覺得衣服好好看好實搭,消費者心動後進一步考慮購買產品。再來,當消費者開始逛他們的網路商店時,還會利用折扣促銷,讓你最後決定把錢錢變成自己喜歡的衣服。

基礎的行銷漏斗模型

Marketing和轉職有什麼關係?

轉職、找工作和行銷到底有什麼關係?關係可大了。所謂聘僱關係也是『交易』,資方/企業 用金錢來換取 勞方/員工 的技術、知識、經驗、時間、或勞力。有交易,就有市場,所以招聘官和獵頭,就是在人才市場中去媒合供給與需求。你可以想像你自己就是是一間公司,你的技術、知識、經驗、時間、或勞力就是你的商品,轉職就是在人才市場中,把你的商品銷售給買家(資方、雇主)。那麼要怎麼找到買家?這時行銷就很重要了。如果你沒有把你的行銷漏斗打開、沒有讓人注意(aware)到你,那也不會有被考慮(consider)、被決定的機會了。反之,如果你把行銷漏斗打開、擴大,讓自己在人才市場上被召聘官和獵頭注意到,才會有被考慮、進而轉換(convert)成面試的機會。

我看過太多優秀的職場人,專業能力沒話說,但因為沒有行銷自我的觀念和know-how,反而在人才市場中黯淡無光。也看到不少人,因為自身的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沒有自信去行銷自己,在轉職的路上難以前進。招聘官和獵頭不一定是你的伯樂,他們常常忙到沒時間在人才市場中去挖掘未經琢磨的璞玉。

你自己必須當自己的伯樂,才能有機會發光發熱。

求職漏斗模型

如何在國際人才市場中行銷自己?

在後疫情的時代,愈來愈多企業透過提供遠端辦公(remote work)的職缺跨國徵才,也拉寬了人才市場的廣度。如何在國際的人才市場紅海中被看到?上述的行銷心法(marketing mindset)就變得很重要。

Positioning Yourself 自我定位

行銷上一大忌諱就是『發散和不連貫的行為』。就像很多KOL或藝人都會有自己的人設(persona),他們在市場上會以此為核心,呈現一致的樣貌和採取一致的行為,不然就很容易人設破裂。大品牌也是很注重品牌定位與形象的一致,就像Uniqlo只賣簡單又具有機能的基本款,你不會在它們的貨架上看到充滿蕾絲和蝴蝶結的服飾。在人才市場也是,你要有清楚的自我定位,如果什麼都想要,那就會四不像。

如何抓到自己的定位?最簡單的練習是,想像你在專業社交場合認識新朋友,你會怎麼怎麼介紹自己?例如:我是在X產業有Y背景的Z專家。或許你過去的工作經驗很豐富很多元,但是你也需要花點時間將經驗整理、歸納出屬於自己的定位。如果你自己心裡都沒有清楚的定位,那麼獵頭和招聘官也很難幫你放到適合你的位置。

Boosting Awareness打開曝光度

有了清楚的定位後,你可以主動出擊,例如自己找職缺投履歷、或者請人幫你內推。但另一個方式是打開你的行銷漏斗,在人才市場中被看到被找到。如果你的目標是轉職到有國際視野的工作或遠端工作,那LinkedIn對你來說非常重要。LinkedIn是所有國際的專業招聘官和獵頭都會用的平台,許多企業也會重金投資在LinkedIn,就是為了找到適合的人才。以我自己的經驗,從LinkedIn來的工作邀約品質都比較高。甚至有超過50%的職缺(特別是高階職缺)不會對外公布,都是由招聘官和獵頭在LinkedIn找適合的人才,再去接觸人選做媒合。因此你要確保自己能出現在招聘官和獵頭的雷達中。

Increasing Conversion增加轉換率

被看到、被找到只是第一關,如果沒轉換成行動(例如和你接觸、提供面試邀約),那也是白搭。你需要經營且優化LinkedIn,招聘官和獵頭在還沒與你接觸之前,就能清楚你的專業和背景,更進一步對你有興趣、考慮你(Consideration)。你也需要包裝、優化你的履歷(Resume),讓用人主管在與你面試前就可以清楚你的技能與價值。以料理為例,你的工作能力與專業就像用高檔食材做的料理,好的履歷就像漂亮的擺盤,讓人還沒嚐到味道前就搶著先拍照上傳。

以上幾個要點是我在三年半的轉職過程中整理出來的一些道理和心法,但這一切的重點就在『執行』。這就像做菜一樣,即便幫你準備好食材和食譜,但怎麼下鍋、火候的控制、調味的平衡才是決定一道料理成敗的關鍵。你買了五星主廚的食譜,不代表你能端出米其林等級的料理。曾經看著食譜做菜卻端出地獄料理的我深知這個道理。

因此,我開始接受委託為職場人做『LinkedIn與Resume健檢與優化』以及『轉職諮商』。透過有系統和策略的規劃,協助職場人打開人才市場的行銷漏斗。有興趣的朋友可到我的Instagram Highlight→Career Talk看細節。

在國際人才市場中行銷你自己

職涯、行銷、馬拉松

奧美全球首席人才長 布萊恩‧費思桐(Brian Fetherstonhaugh)在人生的長尾效應 一書指出職涯是馬拉松,不是短跑衝刺。你需要規劃路線、調節體力和跑步的節奏、以及要適時補給水分。在人才市場中行銷自己也是一場馬拉松,這是一件重要但不一定緊急的事情,你需要花時間思考、觀察自己在市場中的定位和機會,要花心思經營和優化自己的LinkedIn去拓寬職涯的選項,而不是到想要換工作時才臨時抱佛腳。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準備好的人也會創造機會。 You attract what you are ready for.

延伸閱讀:

職場上的冒牌者症候群

職涯成長駭客養成之路(含轉職必看書單)

轉職前,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我是Ivy,一位數位遊牧行銷人。謝謝你閱讀我的職涯筆記,歡迎Follow以及Subscribe我的Medium和Instagram,讓我更有動力持續分享我的職涯觀察。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可以幫助更多人,也請Share給身邊的朋友。

--

--

Ivy is Out of Office

A digital marketer who works from anywhere. Career-switcher/ Arts lover/ Storyteller. 數位遊牧行銷人。三次轉職生還者。 主修音樂,於英國取得行銷碩士。經歷橫跨藝術、策展、旅遊、時尚、科技等。